当毕业季再次过去
六月底,趁着导师外出开会的时间,再一次回到厦门。
整整一年后,又和好朋友去了海边。喜欢这种仪式感。
去年这个时候,自己的宿舍甚至还没有收拾好,只是提前把书和不是夏天的衣服寄走。第二天一早,两个小时的时间收拾好了宿舍,退宿,领毕业证。在二期吃过午饭后,校园卡里刚好剩下 22 块钱,赶下午的飞机。
22 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本科经常坐公寓门口的 22 路公交出去玩,偶尔也会和别人一起坐,因此就有了一些故事。22 路的的前身是 135 路,再往前是 520 路。高中的班级编号也是 22,这一年也是 22 岁的 22 年。
因为只有一个 22 寸的行李箱和一个小米背包,所以在最后的两小时内,要迅速的决定哪些东西要被装进有限的空间里带走,哪些东西要断舍离。虽然没有很多时间思考,但这样过一遍直觉,才会知道哪些东西背后的故事和回忆是已经刻在心里的,而不是被一笔带过的可有可无的存在。
可能因为熟悉了这种方式,最近的几次旅行,包括这两次回厦门的旅行,接近一周的时间,都只带了这个一直用到现在的小米背包,装下衣服相机和充电器。几个月前和同学见面的时候,对方还惊讶的说,居然所有的东西都放在这个小包里。
但如果不是旅行,而是流浪的“数字游民”,又会怎样?实验室的走读生校外租房,师兄师姐们去实习也要租房,都要搬很多东西,有的一年甚至要搬很多次。一直在想,如果只有一个人,没有别的住所依靠,要随身带上哪些东西,才能在社会和精神层面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呢?还可以断舍离哪些,才是可移动的最小闭包呢?
曾经看到一个新闻,一位难民带着行李箱和包来到边境,游过面前的这条河就是终点,但是水流很急,只能带包游过去。难民犹豫了一下,决定把行李箱丢下,然后立即转身跳入河中。
虽然这么残酷的例子只是少数,但是在目前下行的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承受不了消费主义背后的压力,被迫消费降级,丢弃曾经买过的华而不实的旧物,开始转向“断舍离”的低物欲生活,一度成为我从来没下载过的小红书上的热搜1。
反映在经济层面上,“断舍离”的低物欲生活带来的是总需求的减少,进而使物价水平下降,产生通缩。虽然没有经管相关的专业的经验,但无论是最近的新闻数据,还是身边的亲眼所见,或许都印证了这一现象的发生。6 月 CPI 涨幅为 0%,低于预期;学校地铁站从入学以来就有好几家店相继倒闭,可能也是因为顾客不够,惨淡经营的原因。
店铺倒闭意味着员工被裁员,失业的员工又因为收入不足而被迫消费降级,产生正反馈的循环。虽然根本原因并不是这些,但是包括最近的互联网大厂纷纷降本增效优化员工,青年失业率进一步升高,直博生申请比例也比往年进一步增多,都反映出了类似的趋势。
无论是员工“被优化”,还是生活“断舍离”,都是提高效率的一种解耦合方式。
对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大厂而言,员工只是实现其投资者目的的工具,因而从投资者和他们所用于评估回报率的模型的角度来看,优化员工仅仅需要一个百分数,而不用考虑每个员工差异化的特质。企业投资者通过这种解耦合的方式降低决策成本,从而出现裁员潮中“被裁的人至多头天晚上收到通知,甚至有的人周五下午 3 点被通知面谈,10-20 分钟内谈完,晚上 9 点就没了权限”2。
更进一步,这些大厂提供的平台化服务,更是利用解耦合把系统效率优化到极致。无论是打车平台,还是外卖平台,当用户发起订单后,APP 或小程序向平台系统发起的 API 请求,被平台算法转化成对参与平台众包的人的服务请求。通过这层平台算法,普通人无论是出行还是消费,只需要像调用函数一样一键调用这个 API,而不用考虑背后的实现,就能满足需求。
这种高效率的背后也有代价。一方面,平台众包的参与者被平台算法束缚,失去了差异化的特质。听过一位司机说,无论跑的再怎么辛苦,最后还是每个人都一样,当你好不容易抢到一个长距离的单后,平台算法在之后就给你派距离很短的单子或者不派单。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和服务生产者之间因为平台的解耦合而多了一层隔离,少了些人文关怀。就像奶茶店外排队的人从顾客慢慢变成外卖骑手,店员对顾客的热情也慢慢变成对骑手的冰冷,精心布置的小店就变成了流水线的生产车间。
而对于生活的“断舍离”而言,少了牵挂,就能获得更多自由,走的更远。但如同消费降级,对一些人来说,这样的解耦合在很多时候是无奈之举。就像明明互相喜欢却不能在一起,明明相爱却不能结婚。在很多现实的故事里,不少人在潜意识中为了效率最优化,把友情、爱情、婚姻、性伴侣解耦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和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每种生活都有某种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是否当各种不同的不满足取最大值加在一起时才能满足呢?
最近正在看《金榜提名之后》这本书,说的是作者通过访谈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出路分化的现象以及原因。书中总结出两种极端的模式来解释分化现象:出路更好的学生更多的倾向于目标掌控模式,行动力强,但偏向机会主义;与之相反的是直觉依赖模式,虽然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因为陌生的校园环境而迷茫。这两种模式产生的原因则来自家庭的经验和文化图式,前者因为家庭成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从而在入学前就对大学生活的“迷宫”了如指掌;后者往往是“第一代大学生”,家庭成员没有相应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看了书中的很多访谈,再结合自己本科周围的人,觉得那些很倾向目标掌控模式的人,都属于上文提到的“效率最优化”的这群人:手里有着“迷宫”的地图,早已计算好了最短路线,能省力的地方省力,擅长社交,八面玲珑,能拜托别人完成的无关紧要的事就不愿意自己多花时间尝试。身边这种模式的人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出路,有的去了很顶尖的学校,有的以第一名的保研成绩留在离家最近的本校,和曾经的同学挥一挥手之后,就收获了新的爱情,之后幸福稳定的生活也在意料之中。
但是,出路好就一定意味着更好吗?这本书毕竟说的是出路分化,仅仅以出路来衡量结果,但忽略了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感。一开始就有完整的“迷宫”地图,和自己在迷宫中慢慢探索,带来的体验感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绕了一圈,但踩过坑碰过壁才能更清楚的掌握方向,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才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除了目标掌控模式外,同样忽略过程的可解释性,只重视结果,同时还想让系统运行的效率最优化,那就是现在炒的火热的“大模型”了。
“按一定程序工作的数据处理机可以在几分钟内读完一本书,并把书中的全部词汇按照出现频率高低的顺序记录下来。这样我就可以得到一份读后报告,节约宝贵的时间。阅读一篇作品,除了记录下它的题材重复、词汇形式与意义的重复之外,还有什么呢?电子计算机阅读后,给我打印一张词汇频率表。凭借这张词汇表,我就能大致想像出我在评论中应对这本书提出什么问题。”
“罗塔里娅以这种方式阅读我的小说,使我感到不安。现在我每写下一个词,都能看见它在计算机软件盘上旋转,然后被排列到频率表中去,放到其他一些我无法知道的词旁边;也许我不用写书了,还是按字母表顺序写个词汇表,用一堆互不联系的词汇来表达一种我自己尚不知道的真理;也许计算机倒过来执行自己的程序时,能从这堆词汇中推导出我的小说来。”
上面这两段文字来自 1979 年出版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我很喜欢的一本小说,其描述的内容和现在的大模型异曲同工。自从 ChatGPT 出现后,应聘者只需要给几个关键词就能生成客套的求职邮件,而 HR 收到邮件后只要把这一堆废话用 ChatGPT 过一遍就能总结出核心内容:我想要工作,附件是简历。
虽然大模型被一堆人追捧和炒作,但直觉告诉我,它的出现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没法有理有据的说上来具体的原因,但总之就是一种无意义感。世界上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被大模型 embedding 成浮点数表示的张量,所有的联系都是张量之间的关系。大模型根据这些关系生成新的内容,人们为了鉴别内容是否是人工原创又去训练新的模型来对抗。在不断的对抗和新样本的学习过程中,信息熵越来越大,准确率越来越低,直到再也无法分辨哪些内容是人工创作的,哪些内容是大模型生成的,也就无法分辨一切的真假虚实。就像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样,自发的朝着熵增的方向,直到最后都一切都变成一片同样的混乱。
在这个朝着混乱加速的世界上,秩序在哪里?
这学期我选了龙舟这门体育课,每周六的早八在学校旁的羊山湖上训练。作为一名划手,跟着鼓声和领桨的节奏,自然就融入了整条船的频率。在端午节前,还和龙舟队参加了一次南京市的比赛。比赛有两轮,第一轮可能因为看到其他队伍划得比我们快,再加上紧张,整条船的桨频都很快,导致很多人跟不上。第二轮调整了战术,降低了桨频,不管其他队伍划得再快,也依然保持自己队伍的节奏,最终在体力被上一轮消耗的情况下用时还比上一轮少了 4 秒。
这一段龙舟课的经历让我知道,科学划水,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不仅要统一节奏,还要不被外界影响。
为了找回生活的节奏和秩序,逃离都市压力、社会关系等外界的影响,也有人选择了上山禅修:打坐、诵经、普茶夜话3。“原本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们的工作如何、怎么赚更多的钱、房价是涨是跌,近几年来,我们开始拉回到自己,开始关注我们自己的精神和身体”3。
前几天在学校的地铁站外,一位女士问我对圣经有没有了解,直觉来看不是坏人,于是和她在午后雷阵雨中撑伞聊了一会。她小心翼翼的拿出包里外表很旧的圣经,翻开第一卷创世纪,引用里面的内容,一直说到研究生的生活怎样怎样,发论文怎样怎样,虽然拥有很多,但自己的精神世界依然是空虚的。她自述是武汉一所大学毕业,毕业后感到迷茫,因为遇见和现在的她同样的人,才开始对这一领域慢慢了解。最后,她给了我联系方式,说如果有兴趣,每周四晚在新街口的某个地方可以和很多人一起研读,包括几位鼓楼校区的学生。
其实感觉在今天,无论是禅修还是圣经,其宗教意义已经没有那么明显,取而代之的是心理学的作用,通过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回自己,重构秩序。所以很喜欢李志的《关于郑州的记忆》2015 大合唱版本。在这个版本的 MV 中,舞台前方的屏幕换成了台上观众合唱的实时画面,每个人都很深情投入,就像是唱出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郑州。所以说,好听的歌不是那些软弱无力的赞颂,也不是网红烂大街的旋律,而是歌词能唱出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声音,形成一种力量。
时间改变了很多但什么也没有
让我再次拥抱你,郑州
《关于郑州的记忆》最后两句歌词。
回到本文开始,过了一年,总感觉发生了很多事,改变了很多,但又感觉什么都没有。分享完研一的生活,发现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明年的实习,后年的工作,一定又会经历很多新的事情。很喜欢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归属,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一直都在,一年一年见证成长。
-
禅修青年:上山参禅下山“卷”,财新周刊 ↩↩